南開科技大學 科技學院 辦理第三期「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提案說明會」共識會議
NKUT新聞園地第304期 瀏覽人次135【科技學院訊】霧峰省府眷舍「光復新村」議題已有10餘年,光復新村從原本等待拆除的老舊眷舍,搖身變成臺中文化觀光新興景點。隨著觀光趨勢的發展,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角色日益式微,歷史及文化面向鮮少得到應有的重視,未來發展恐易遭遇到瓶頸。多年以來,政府部門在光復新村雖有活化作為,但反映文化環境教育面向較為不足,不僅與霧峰區在地居民的期待有所落差,也未能展現出「花園城市」之文化場域特質,故本計畫「復刻時光,村落創新:霧峰光復新村文化創生計畫」的推動目標為藉由文化創生,讓光復新村再度展現其韌性之美。
霧峰光復新村文化景觀不僅是歷史、空間之美的保存,也是延續文化的創新創生。因此,本計畫「復刻時光」的價值意義,在於累積文化再生產的基底;而「村落創新」的概念是文化再生產,同時因應時代的轉變,風貌與文化內容可以持續的有機轉變,而非中斷或者斷裂而應重新展現韌性之美。長期以來,文化資產場域的文化資源轉譯及應用,以及如何以「地方創生」角度思考課題,除在地團體長期呼籲倡議,相關單位未有足夠重視,這是光復新村長期發展的隱憂。所以,在配合官方政策的推行下,如何能夠使光復新村的發展持續走在「文化保存」的道路上,並且協助霧峰區域發展有所創生貢獻,實為本計畫的核心重點。
南開科大之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將以文化調查、復刻時光、村落創新、文化創生等四個階段來執行計畫,於在地場域實踐過程中,主動發掘霧峰文化議題,透過本校各領域學有專精的老師來合作參與,進而帶領師生融入霧峰在地文化創生發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預見問題的能力,讓師生一起做中學、學中做,輔導霧峰文化相關業者,結合在地文化工作者與居民同耕共學,培育出解決地方未來文化創生所需之跨領域的新人才,共同推展本計畫,讓產、官、學各界之力量有加乘的效果,具體協助地方的文化創生發展。
霧峰有優質的文化資產底蘊,藉由本計畫透過學校、地區文化協會與學習中心、在地居民,相互結合和互動,讓師生主動學習合作,以「文化資源盤點調查」、「文化的保存與轉譯」、「文化內容建構與行銷」,以及「建構地方文化創生協力系統」等計畫四階段的推動策略,讓其活化發展有助於霧峰地方創生深化。透過此次會議討論,了解霧峰文化產業結構、社會變遷、在地關懷和生態環境維護的重要性,本計畫擬透過與霧峰在地同耕共學、產學合作,公民議題參與等方式,創造在地文化創生之成功模式。
本次出席參與共識會議之霧峰文化產業相關單位代表、在地文化人士與關心霧峰文化創生發展的民眾共計約有35位。本計畫是讓當地文化相關單位真正感受到大學不再是冰冷的學術象牙塔,而是溫暖每一個人心中的知識與溝通的平台。
最後由本次共識會議主席,也是本USR計劃的計畫主持人南開科技大學科技學院院長江昭龍教授作出結論,本校發展方向及今天與會人員所提議的霧峰文化創生發展建議,有很多都可以共同努力推動,本校將整合學校各方資源能量全力來配合推動霧峰地方發展的相關議題,未來將分析與規劃列為本計畫提案內容,並具體落實在霧峰文化創生之實踐。最後與會所有來賓與本計畫執行團隊合照留影,愉快地結束本次「復刻時光,村落創新:霧峰光復新村文化創生計畫」的共識會議。(2022/8/17)